我一切都好,只是很想你。

沉浸式体验剧本杀 https://www.td010.com

我发现,不是所有微信公众号在清明节这天都会有一篇相关主题的推送文章,但是这么多年,我们账号一直有这个习惯。

尽管我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清明节只是过年之后第一个小长假,去踏青去郊游;

尽管我想到了,很多人对于与亲人分别还没有感同身受的体会,

但我还是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写一篇文章,纪念我的亲人,也写给很多和我一样也在思念着可能再也见不到的家人、朋友的人。

姥姥去世是在2015年的四月,那一年清明小长假我还在外面玩耍,没想到几天后就和她彻底告别了。

下葬那天,我们老家刮着大风,我穿着好几层衣服却还是冻得发抖。

黄土一层又一层盖在她身上的时候,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那一刻我想的不是再也不能见到她了,而是她躺在那里该多冷多孤独啊。

时间推着人往前走,附近新开了饭店,我们还是兴致盎然地想去尝尝;谁家有了喜事儿,还是热闹地想要知道。

我比想象中更快地走出了失去亲人的伤痛,以至于我觉得"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它只在某段时间内有效。

它不会一直影响我,我也不会为它停留。

但是,当葬礼结束,她成了回忆中的存在,你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间,面对屋子里的一个老摆件,电视里一首老歌,一条旧路,一个熟悉的背影,一阵晚风,一场大雨……忽然愣在那里,悲从中来。

你才突然意识到,那个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亲人,真的不在了。

任凭想念肆虐席卷,也于事无补;

任凭你在很多时候,想再叫她一声,声音撞向墙壁又被弹了回来,也是无人问津。

这世界万物的变化,太阳东升西落,海水潮涨潮落,这人间的嬉笑苦乐,都与她无关了。

对她的想念时而出现在生活的场景里。

在我某天醒来看到早起的阳光正好,然后想起小时候和她一起逛早市的场景,

那时候她会买我最爱吃的毛豆回家,煮一大盆给我吃,又担心我不消化,所以吃一点儿就会收起来等第二天再给我;

在我和朋友逛书店的时候,会突然想起小时候她总是会拉着我在书摊上买书,

书摊上的书比书店里便宜,有一些还是盗版的,她站在那里为我精挑细选,跟我说女孩子一定要多读书;

我时常在梦里梦到她,那些掺杂着过去记忆的片段并不连贯,有些画面醒来之后就记不清了,但梦里我们见了很多次,

我和她讲我现在的生活,她还是老样子,话不多,却总是支持我的决定。

这些片段由一个个点状连成一片,最后我发现关于她离开的这件事,从来不是过去完成时,而是正在进行时。

在我开心的时候、难过的时候、失眠的时候、得意的时候,总会想起她,想起和她有关的过去的日子,还有想让她参与的现在的生活。

而对于失去她这件事,也经历了从"她再也不会出现"的无奈到"她一直都在身边"的淡然。

姥姥去世后,我偶尔和身边人提起关于和她的故事,朋友点点头,说他都懂。

大学时,朋友的爸爸疾病去世,他看着心电图变成一条直线,摸着他的手渐渐发凉,气息从微弱变成停止,一遍遍在爸爸耳边轻声说着:"爸爸,你放心吧,我们会再见的。"

那之后,一向坚守无神论的朋友开始相信灵魂的存在,相信天地之外还有另一个时空,那里住着他想念的人,他们总有一天会再次团聚。

朋友说,父亲去世几年后,生活逐渐恢复往常,父亲存在的痕迹也从生活里渐渐减少,

直到有一天他对着镜子刮胡子的时候,镜子里的那个人和他记忆中的父亲一模一样,他才恍然明白,已逝的人其实从未离开。

我们身上流着和那个人同根同源的血液,我们的举手投足里有着那个人的影子,只要我们还在,他们就不会被遗忘。

我们一向不愿谈论生死,以为这是生命无法承重的重量。但又明白,这是我们谁都逃不过的人生课题。

死生往复,生生不息。你承载了他的希望与梦想,那他就不会被遗忘。

我记得有人曾和我说过去世的人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在天上望着他的家人;我记得宗教里讲下一个轮回里,亲人们都还会相见;

我不清楚个中缘由,但我选择全部相信。

相信我们会再次见面,相信我能一眼认出你,相信我能再听到你轻声唤我的小名。

点个"在看"被想念的人会在记忆里发光。

微博|@蕊希Erin

小红书|@蕊希Erin

未经许可|不得在任何平台转载

Copyright@2022蕊希|AllRightsReserved

【向左滑动关注"YouAreTheOne"】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