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长三角跨区域协作中心 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一体化时代开启

  为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10月21日,第十八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分论坛暨首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论坛举行。

  记者获悉,这次大会出现了一系列制度创新的亮点,例如,全国首个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并投入实体化运作,九城联合知识产权执法和证据互认、“专利池”制度推出、加快知识产权融资和融资保险。

  长三角九城市“跨区域”知识产权协作

  开幕式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芮文彪共同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揭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知识产权局负责人共同签署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此举迈出了全国率先探索跨区域、实体化知识产权行政协作保护的实质性一步,开启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协同发展和协作保护全新篇章。

  张志成表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以来,九城市科创驱动、融合发展,共识不断深化,在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上呈现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纳入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写入了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

  “希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坚持一体化发展为引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功能,推动建立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协作发展长效机制,建立区域间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推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张志成表示,期待九城市联系更加紧密,积极深化沪苏浙皖知识产权合作,促进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推动创新要素加速流动。

  上海:创新司法与行政保护衔接

  会议致辞时,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芮文彪说,上海将深入贯彻中央和上海市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要在更深层次强化发展共商,启动实施长三角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2.0版,强化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提升区域知识产权规划统筹实施整体效应。

  他指出,上海将以更大力度强化保护共治,持续优化完善司法保护、行政执法、仲裁调解三位一体的协同保护体系,创新司法与行政保护衔接、行政执法协作、纠纷多元化解决、海外维权援助等制度和机制。在更广范围强化运用共联,促进知识产权与区域优势产业深度融合,跨区域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促进区域知识产权交易转化、价值分析、投融资等平台机构融合发展、资源要素深度共享。以更优体系强化服务共享,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手段,深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强政务服务、信息服务等跨区域共享,持续提升服务可及性和便利性。

  探索知识产权专利池共建共享

  记者了解到,此次成立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是全国首个实体化运作的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中心。协作中心成立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九城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轮值担任。协作中心下设办公室、执法协作组、纠纷调解组、发展促进组4个工作组,办公地点设在上海市松江区。

  此外,根据《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确定了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建立知识产权统计分析制度、加强知识产权转化和运用、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规范发展和培养壮大专业人才队伍等合作事项,下一步将重点推动九城市知识产权证据互认和联合执法制度创新,探索九城知识产权专利池共建共享,建立知识产权异地执法和证据互认制度,提高知识产权融资规模和效率,尽快形成复制可推广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标准。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觅咻 http://mx.hongdayb.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