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风波不断。不仅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不少头部房企也因不堪重负的债务出现种种问题,违约、欠款、现金流断裂等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由川入陕的千亿级房企蓝光地产,近一年债务缠身,业主维权不断,资金风波让过去一度风光的蓝光地产陷入信任“深坑”。
而近日,蓝光地产在西安的项目,在频频被业主质疑之后,承建方的一纸公告彻底点燃了蓝光在西安的雷。
XI'AN
蓝光雍锦湾:因巨额欠款停工
房企的巨额债务当然会引起业主们对当地项目是否会受影响的担心。
日前,房产媒体在实地探访蓝光地产在西安的蓝光雍锦湾项目时发现,施工现场已经停工,围挡上贴着落款蓝光雍锦湾项目部的告知和公告。
其中传递的主要信息是,因项目拖欠建设方巨额工程款及支付的商业承兑汇票逾期无法兑付,造成建设方无法支付材料款、民工工资,无法施工致项目停工。
而此次停工也并非突发事件,再向前追溯,有蓝光雍锦湾业主曾向监管部门反映,该项目从2021年春节以来便出现拖欠工人工资,工人已堵门维权,工程几乎无进展的情况,业主们十分焦虑。
业主们担心,项目会不会因为企业财务问题被查封、会不会失去产权、蓝光雍锦湾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的资金是否正常、是否被违规打进了开发商账户……一连近10个问题字里行间表达着业主对项目可能存在风险的顾虑。
蓝光雍锦湾开发企业上级监管部门也对业主们的担心进行了回复,表示蓝光雍锦湾项目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目前处于正常监管状态,会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严格审批项目预售资金拨付并且已成立工作专班,引入第三方监理公司对蓝光雍锦湾项目工程开展计量审核。
即便是项目预售金已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但业主们提出这样的疑虑并不是杞人忧天。就在蓝光雍锦湾封闭停工的前两天,蓝光地产在宁波的项目就发生了一场因为疑似监管资金被移用而引发的业主维权事件。
事情起因是业主们认为平安银行私自挪用了蓝光业主们的监管资金,要求政府出面解决楼盘烂尾。在该事件的相关爆料中,也有知情人士表示“监管资金被平安银行划走了”。
当项目出现问题,或者房企被爆巨额债务时,监管资金是否还处在正常监管状态是业主们最担心的问题,过去也发生过不少现实案例,让大众深受其害。监管资金作为保护广大购房者利益的底线,自然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项目停工、拖欠巨额工程款,在蓝光地产债务缠身的大背景下,问题所引发的不确定因素就一直笼罩着蓝光雍锦湾项目和广大业主。
XI'AN
蓝光西安:维权正在耗光信任
蓝光地产是在其发展最为如鱼得水,实现百亿向千亿跨越的阶段进驻西安市场的。彼时作为被业界认可的实力房企,不少西安人对其抱有着美好的期待。而谁又能想到,蓝光在西安的项目,给太多人留下了阴影,每每的维权耗光了所有信任。
蓝光地产2016年底进军西安,有蓝光•公园华府、蓝光雍锦湾、蓝光•长岛国际社区、与长建地产联合打造的翠景台一期,以及正在面临开盘的蓝光恒志芙蓉·覌辰等项目。
蓝光地产在西安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公园系的“蓝光公园华府”,当初因其高改善性、高亲民的价格受到很多西安人的青睐。
2019年7月的一场大风雨,让其建设品质露出了原形。当时有网友曝光大风吹倒了小区里栽植的大树,房屋的玻璃也被吹落破裂。也有业主维权反映项目二三期交房后漏水严重,强制业主收房,严重侵害业主合法权益,无奈求助网络曝光维权。2020年,还可以看到业主们在为教育配套、未通天然气、物业费收取不合理等问题进行维权。
图片来源:西安购房情报
而直到今年,依旧有业主在曝光问题。项目三期有楼栋出现主管道破裂,连漏三层;因为管道问题,今年还不能实现供暖;三期还有部分楼房的房产证迟迟无法办理,究其原因是开发商公建配套面积不够不予办理房产证。
接连不断的问题发生在蓝光进入西安的首个项目上,不禁令诸多西安人疑问,按理说首个项目应该尽善尽美,立好标杆,而蓝光公园华府却出现如此情况是怎么回事?
在大众疑惑之时,问题还在不停的出现。
上文提到的蓝光雍锦湾,今年1月有业主投诉称:2019年9月,他们向开发商交付了购房款全款,但开发商一直以各种借口拖延办理合同备案,业主也曾联系房管局,得到的答复是开发商至今(2021年)未提交备案资料。
临潼蓝光•长岛国际社区,交房时间显示今年6月,但据陕台@周姐帮忙栏目爆料,该项目已面临延迟交房,甚至部分住户全款至今无网签。
翠景台一期,前段时间还因“装修包”一事亦频遭投诉。
蓝光恒志芙蓉·覌辰,据业内人士透漏:“该项目本来与鑫苑府等一起开盘,但因蓝光近期的资金链出现问题,预售证延期,因此也就延迟开盘。”
XI'AN
蓝光地产自保不暇
蓝光地产的问题仅仅出现在西安吗?并不是。事实上,蓝光在全国的项目布局已经出现了不少停工事例。
重庆:蓝光芙蓉公馆在7月处于半停工的状态,施工进度无比缓慢,只是偶尔有一两个工人撑场面。蓝光未来城、蓝光鹭湖长岛、蓝光雍锦湾,都出现停工现象。
昆明:经官方确认:因资金问题,蓝光德商天域停工,网签备案系统已被锁。另外,蓝光芙蓉1891、蓝光云报芙蓉园、蓝光花田国际二期等项目也传有停工消息。
惠州:有业主爆料蓝光雍和园三期房屋已经停工半年。
据网络曝光信息不完全统计
被推上舆论风口的蓝光地产,债务违约、评级下调、股份冻结……蓝光发展深陷困境,而这一切,与其近几年来的激进发展不无关系。
蓝光在四川本土近20年一路稳扎稳打,直到立下口皆碑后才开始全国外拓发展,这对于一家房企来说,可谓稳健。但在布局全国市场上,蓝光并没有坚持以往的平稳,尤其是在其快速扩张,到处拿地确实让蓝光开启了开挂模式,也让其实现了企业从百亿跃升千亿级的跨越,而这也为如今埋下了一个大雷。
2015年上市后,蓝光发展“攻城略地”,新增土储数量爆发增加,销售额也从2015年的百亿级发展到2019年的千亿级。
据统计,从2015年到2020年,蓝光的拿地数量分别是15、18、31、85、48和60宗。到处拿地让蓝光的销售额从2015年的183亿,飙升到2018年的855亿。
眼看销售额步步高升,蓝光逐利的企图也越来越强,甚至不惜以高价拿地,枉顾正常土地价值。2020年60宗拿地中有52宗是溢价拿地,这种高溢价,不仅拔高了当地房价,对企业而言无疑会在未来面临更大风险。
这些风险,也从2020年开始显现。
2020年蓝光负债总规模从1627亿元上升了29.95%至2115亿元,销售回款难以维持企业的现金流。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合并口径负债总额约1980.87亿元,按照合同约定今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规模为198.05亿元;截止2021年9月3日,公司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合计约186.64亿元。
高杠杆的风险和现金流的重要性在债务压身之时迅速凸显,尤其对于房地产这一资金周转密集,又企图在高杠杆边缘试探的行业来说,出现问题所导致的连锁反应,是很难化解的。
蓝光又该如何应对这难以支付的负债,公司称将协调各方筹措资金,实际的方式是蓝光正在出售资产进行“自救”,曾经发展高光阶段所扩展出的物业、药业产业,正在向外出售。
2020年上半年,蓝光发展以9亿元出售了医药板块迪康药业100%的股权。
今年上半年,蓝光发展下属子公司蓝光和骏拟转让其持有的蓝光嘉宝服务(02606.HK)64.6203%的股份给碧桂园服务,暂估值48.465亿元。
一系列的“忍痛割爱”之后,获得的资金还不足以覆盖蓝光目前的债务。这也让大众看到了依靠高周转、高负债、高杠杆来快速扩张的房企,想要回血是多么的困难。
2021年国家“三道红线”的到来,从政策层面开始严控房企高杠杆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此之下,蓝光一直利用各类金融杠杆来提高负债,大肆扩张拔出的“剑”,似乎在短时间内已经收不回来了。
IXIAN.CN
西安蓝光雍锦湾项目的停工是蓝光全国布局发展出现问题的典型案例,而蓝光如今的暴雷,也是房地产行业在调控趋严下的一个缩影。
“三道红线”之下,无论大小房企,纷纷面临生死考验,房企们又是否会在这次真切意识到长期存在的问题,收一收企图心,在降杠杆和保规模上寻求一个平衡点。
当下来看,房企扩张规模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保证活下来才更重要。
而掏空钱包买房的家庭们,又该如何挽回自己的房子。
是否还会有下一个在西安“暴雷”的房企呢?
寒冬,已经来到。
主笔:Lyna
审核:解革
监制:号称嬉皮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医生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