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电影 https://www.touzitop.com/
记者从国网海宁电力获悉,浙江海宁通过储备充足光伏电能和成熟电网配置保障当地民众用电需求。
据介绍,海宁市十余年内逐步培育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至2021年已形成集光伏、风电等生产、应用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光伏产业聚焦区之一。
而浙江海宁尖山新区作为全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在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这一“新能源大脑”控制下,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侧资源聚合互联,上百座屋顶光伏电站化零为整,成为一座“虚拟电厂”;配电网实现100%自动化;300多家企业全部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用户侧“光伏+储能”等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县域级新型电力系统“海宁模式”。
截至目前,尖山新区新能源装机容量31.69万千瓦(其中光伏23.19万千瓦),年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比例达30%以上。2021年,海宁全市光伏并网容量达52.48兆瓦。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县域级新型电力系统“海宁模式”构建了一张坚强电网,今年春节期间将全方位保障节日供电。
近些年来,海宁坚持统筹协调,不断推动电网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海宁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早在2016年便实现了码头智能岸电工程的普及推广。智能岸电的应用,不仅代替了传统柴油发电机发电,减少了环境污染,也降低了船舶运维成本,利民利业。水路之外,用“绿色电”,用“舒心电”也成为陆路电力交通的发展方向。配合着尖山电网,V2G电动汽车充电桩、直流快充桩等超过1000个公共电动汽车充电桩陆续在海宁安家落户,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绿色出行保障;服务站、大型商场、体育场、景区、小区等区域也都配备上了充电服务,实现了“环海宁”的电动电力供应。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