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挖矿收益 http://www.ethospool.com/
妈妈的举止表情、身体动作、语言表达等都真实地反映了妈妈的生活态度。孩子会在与妈妈的日常相处中,有学有样,成为“父母的镜子”。妈妈若是经常给予孩子负面的影响,孩子也会跟着养成不好的品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吃亏。因而,妈妈作为孩子最信赖的人,一定要在育儿中注意以下这些问题,别犯下这些错误:
1、挑孩子的错:孩子的热情、积极性因赞扬而增强
你以为说出来是为孩子好的话,其实常常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特别是“不行”、“差劲”、“糟糕”、“坏孩子”、“笨蛋”等这些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就更不好了。
就如同妈妈会一犯错就被唠叨“这不行”“那不行”会变得闷闷不乐,孩子也会因为妈妈的唠叨被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逐渐失去进取心。
除此以外,孩子还会为了去迎合妈妈,从小“看人脸色”,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来判断,很难形成自己的主见。
所以说,下一次,还是用“把脱下来的袜子放到洗衣篮里去”这样的说法,来代替诸如“你太懒惰了”之类的负面评价吧~
2、不给爸爸面子:家里是否有爸爸的容身之处?
爸爸从清早一直工作到深夜,所以并不像妈妈一样,有许多的时间与孩子相处。
于是,久而久之,许多孩子便会发现,自己好像失去了与爸爸友好相处的能力,即使爸爸在家也会觉得很尴尬。
因此,这便要求妈妈能够在平日里多去看到爸爸的辛苦,多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他爸,谢谢你”,以此来传达对爸爸的感激之情。
这样一来,孩子不仅能看到爸爸的付出,还能够去体谅身边的人,做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3、过分指责孩子说谎:不要穷追猛打,尝试理解孩子的心情
孩子说谎,父母的确会备受打击。可是,说谎的孩子不等于是坏孩子。
说谎也是权宜之计,大人们为了维护彼此之间的关系,偶尔也会说说谎,比如安慰女性友人说,“哪里,你其实一点都不胖~”
依据时间和场合,大人说谎没有事,孩子却一句谎话都说不得,这也太不公平了。孩子说谎时,妈妈如果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说谎,那就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比如,孩子说谎如果是为了不愿意做做作业,那么一定是因为孩子在补习班中遇到了麻烦,所以才会产生厌倦心理。
因此,绝对不要武断地指责孩子说“你又想偷懒”,而是要回答“这样啊,那就和妈妈商量看看吧~”
很多时候,孩子若能明白妈妈将会和他一起面对,减轻他的负担,就没必要对妈妈撒谎了。
4、顺着孩子说坏话:不要评论孩子的人际关系
背后说人坏话肯定不好,但是学校也与成年人所处的社会一样,有矛盾与纷争,所以,孩子才会像大人一样,向他信赖的人去倾诉自己的不开心。
因此,听到孩子说人坏话时,妈妈完全没有必要说“不能这样做,要和大家好好相处”等冠冕堂皇的理由,来给孩子下定论,或是顺着孩子的话来指责对方,放大孩子的不满情绪。
或许妈妈有很多话想说,但还是要克制,让孩子自己想清楚,使用“嗯”“也有这样的事呀”来慎重地应对。
这样,孩子便能在倾吐完积压的情绪后,客观思考这个问题,意识到“那个孩子其实也很好”“我自己可能有不对的地方”。
5、当孩子面前吵架:还是在孩子看不见的地方吵比较好
有些夫妻生活和睦,从不吵架,但一般夫妻之间还是有争吵的。吵架对夫妻来说不是什么开心事,孩子看到自己最爱的爸妈发生冲突,也会大受震动。
如果吵架被孩子看到,就请说出“吓到你了吧”“对不起哦”等话语来让孩子安心,然后坦率地和好。
同时,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要告诉孩子爸妈吵架的原因不是他,以免让孩子陷入过度自责,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6、教唆孩子“去报复”:如果想让孩子变得坚强,就请紧紧抱住他
对哭着跑回家的孩子说,“如果挨打就还击”和“希望你变得更强,不要再哭着回来了”,两件事的出发点是一样的。
但是比起这两种严厉的做法,还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是紧紧地抱住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直到孩子不再哭泣。
这样一来,孩子便有力量找机会去修复受伤的心灵,等到内心再次充满力量后,便会自己离开妈妈,飞奔回朋友的圈子里了。
7、不让孩子帮忙:请让孩子承担起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
尽管明白让孩子帮忙做家务,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还是有不少妈妈会以“这样得重新做一次”“自己做会更快些”等理由拒绝孩子。
但是让孩子帮忙终究是件好事。
孩子提出帮忙做家务,就是想要掂量自己的能力,挑战新鲜事物,学会做更多的事情,这种活力正是孩子成长的写照,妈妈一旦错失了良机,很有可能不仅得不到孩子的帮助,还会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
因此,千万不要毁了孩子想要帮忙热情,能做到事都交给孩子试试,就算是做砸了,也是迈向未来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