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影视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renrentv.cc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工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阶段。为系统谋划未来五年工业绿色发展,近日,工信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表示,工信部已联合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了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工业领域重点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后续将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流程陆续发布。
明确具体目标
工业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此前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列为“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约1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约40%,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水耗、原铝综合交流电耗等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黄利斌表示,工信部将全力推动工业领域自身的碳达峰。在产业结构方面,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布局,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在节能降碳方面,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强化节能监督管理。
在绿色制造方面,通过典型示范带动生产模式绿色转型,推动全产业链低碳发展。在循环经济方面,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协同降碳。在技术变革方面,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变革,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工业减碳去碳。
与此同时,工信部将打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体系,积极助力全社会碳达峰。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开展试点示范,持续推动风电机组稳步发展,攻克核心元器件,助力能源生产领域碳达峰。
专家表示,此次发布的规划提出“聚焦一个行动、构建两大体系、推动六个转型、实施八大工程”的整体工作安排,涵盖了工业绿色发展的各个领域。一方面,明确了近中期需要采取的重点行动和工程,例如,产能布局优化、节能提高能效、资源循环利用等;另一方面,对于中长期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工艺,例如氢能、数字化技术等,规划也提出试点探索的相关举措,以此来确保工业绿色发展不断档。
“十四五”期间,工业绿色发展要取得哪些成果,该规划也给出了具体目标: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重点行业资源产出率持续提升,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4.8亿吨;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6%。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规划提出了一系列贯彻系统观念的战略任务组合,强调在尽快推进工业碳达峰的同时,要做好面向远期碳中和目标要求的必要基础能力建设;也强调了工业生产过程绿色化的同时,要推进以供给绿色产品为导向。
机遇挑战并存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近年来,数字技术不断为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赋能。
对此,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王孝洋认为,世界经济数字化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大趋势。电力、钢铁、石化等传统行业也涌现出一批数字化技术改造带动能源资源效率系统化提升的典型应用。可以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正在成为工业节能降碳增效的新驱动。
王孝洋表示,“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更加注重数字化技术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引领作用,从夯实数据基础、加快数字化改造、培育应用场景三个方面,推动数字经济的新优势转化成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动能。
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意识到当下面临的挑战。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历史阶段,面临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等问题,该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数据显示,我国工业终端能源消费中,煤炭(含焦炭等)占比接近50%。对此,专家表示,工业领域应尽可能减量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进工业终端用能电气化,鼓励氢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应用,提升工业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鼓励企业发展分布式能源、多元储能等多能高效互补利用模式。
工业绿色发展既是能源消费的问题,也是生产方式的问题。专家表示,推动工业绿色发展,不仅需要能源利用方式、使用效率和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也需要从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的优化创新。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提高发展质量,遏制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尽量推进废弃产品和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节能降耗,发展绿色低碳能源。
引导绿色消费
此次规划提出,构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格局。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培育壮大工业绿色发展新动能。
专家表示,绿色低碳发展是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重点。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绿色经济是促成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的经济,是一种低碳、资源高效型和社会包容型经济。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于产品品质要求的提升,能效、水效、污染物和碳排放水平已成为产业、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绿色发展成为每一个市场参与者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在此过程中,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就成为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进而也成为工业转型发展的目标。
专家表示,发展绿色经济需要有自己原创的思路和技术。同时,应避免投资和建设过程中的浪费,大力引导绿色消费,形成倡导绿色低碳、未来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国内形成创新绿色经济的同时,也要去积极影响国际,避免其他国家出现类似的问题从而造成恶性竞争。
(依琰)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