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2共和国之辉攻略 https://www.hongjing520.com/
194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办公室中出现了一幕奇特景象,蒋介石面色青紫、拿着拐杖微微颤抖,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双膝跪地,低垂着头,而其他国民党将领则肃立一旁、默然不语。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一幕,是因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张灵甫,牺牲了。
蒋介石愤怒的挥动着自己的拐杖,几下就将汤恩伯的头砸得鲜血淋漓,汤恩伯被砸得瘫倒在地也不敢求饶。
还是其余将领眼见场面无法收拾了,才上前求情,让蒋委员长暂且停下。
张灵甫之死,究竟与汤恩伯有什么样的关系?愤怒的蒋介石将会如何处置汤恩伯?在汤恩伯死去之后,蒋介石又对他作出了哪4个字的评价呢?
张灵甫与汤恩伯的嫌隙
张灵甫与汤恩伯虽然都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但之间的关系却一直都不睦。
作为蒋介石麾下黄埔系中的骨干,张灵甫治军严明、军事谋略也很卓越,虽然有人对于他“抗日10大名将第9位”的排名争议颇大,但谁也无法否认他是国民党高层里有数的“能打将领”之一。
反观汤恩伯呢?靠妻子和义父上位就不说了,治军是出了名的散漫,平日里官架子十足、为人傲慢,除了对蒋介石极为忠诚这一点之外,几乎看不到什么优点。
也正因如此,张灵甫根本就瞧不上汤恩伯,实际上不仅仅是张灵甫,当时国民党队伍里但凡有些本事、想干些实事的,基本上都瞧不起汤恩伯,就连后来的史学家们都说,
“汤恩伯能上位,只是畸形黑暗而混乱的蒋介石官场的产物。”
张灵甫等人的蔑视,汤恩伯当然感受得到,不过他也不屑于与张灵甫等人相处,毕竟在他看来,只要能伺候好蒋介石,升官发财顺手拈来,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张灵甫之死
倘若两人间只是有嫌隙也就罢了,蒋介石也不在意,可偏偏张灵甫的死还与汤恩伯脱不了干系。
山东大战时汤恩伯是第一兵团总司令,张灵甫则是他名义上的部下,而就在孟良崮战役爆发之前,两人率领的部队还曾经有过交集。
彼时汤恩伯正带人与华东野战军作战,突然发现北部有一支队伍脱节了,那支部队至少甩开了大部队10公里,以至于作为总指挥的汤恩伯很疑惑,连忙派人前去询问。
不久,那支部队中一位叫做邱万才的士兵被带了回来,而直到这个时候,汤恩伯才知道原来那是张灵甫的部队,当被问及为什么这支部队跑到那么靠前的时候,邱万才表示这是张灵甫的决定。
得知这一情况,汤恩伯心中大怒,他还以为张灵甫是想跟他抢军功,于是就让邱万才回去转告张灵甫,立刻停止部队行进。
可他没想到他话音刚落,邱万才就顶了他一句,
“我们只听师长的。”
部队里的普通士兵都敢直接顶撞汤恩伯这个司令,张灵甫对汤恩伯的态度不言而喻,汤恩伯眼见管不住张灵甫,也只能愤怒的大喊了一句,
“那就让他张灵甫去给共产党当炮灰吧!”
或许当时汤恩伯只是个玩笑,可后来这句话却一语成谶。
张灵甫麾下部队被我军团团围困,陷入绝境之中,无奈之下只能向附近的国民党部队求援,可惜他没想到,其他国民党部队为了排除异己、保留实力,全都装听不见,最后还是蒋介石亲自下令,汤恩伯才慢吞吞的带兵前去救援。
汤恩伯走到一半,张灵甫的电报就来催了,说是陈毅元帅等人已经率部来袭,希望他们能尽快前来救援。
可这次催促非但没能取得成效,反而还吓到了汤恩伯,为了保全自己的部队,他竟然选择了原路返回!
张灵甫求援无果,战死沙场,蒋介石听闻这件事后,气得几乎要当场呕血,直接下令让汤恩伯回南京领罪。
撤职与起复
当汤恩伯回到南京后,迎接他的不仅有蒋介石的拐杖,还有一纸撤职令。
1947年3月才成为第一兵团司令官的他,才干了两个月就被蒋介石给撸下了,消息一经传出,所有人都拍手称快。
共产党乐得看到国民党临阵换将,74师被全歼的消息,本来就已经让国民党军心动荡了,汤恩伯被撤职查办,更是给了我军一个突破的契机,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我军就以雷霆攻势打倒蒋介石眉头紧皱。
而国民党高层也都不待见汤恩伯,
除了因为汤恩伯是靠裙带关系上位、平日里喜欢摆官架子之外,这位还是国民党队伍里出了名的“白眼狼”,看他落得这么个下场,大家一直觉得是他咎由自取。
在1920年从讲武堂毕业之后,汤恩伯就进入部队之中,成为了陈仪的部下,后来他在日本留学期间,连求学经费都没凑够,只得被迫辍学。
之后还是靠着跟陈仪义女王竟白扯上关系,这才得到了陈仪的资助,顺利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8步兵科学习,毕业之后能够混的风生水起,也是靠着陈仪一路扶持。
结果呢?在陈仪决定投向共产党,去找他商量的时候,他明面上十分赞同,暗地里找到蒋介石去把老丈人给举报了,在蒋介石那里赢得了一个“大义灭亲”的美名。
可以说这个人是媚上苛下的典型,也难怪后来他的妻子王竟白带着几个孩子独自到美国定居,直接让他成为了孤家寡人。
当然他的这份忠诚也不是没有回报的,虽然蒋介石因为张灵甫之死将汤恩伯给撤职查办了,可是随着战事吃紧,短短一个月后,蒋介石就让汤恩伯起复了。
不仅如此,还给他升了官,让他成为了代理陆军总司令,全然没有了之前因为张灵甫之死而表现出的恼怒之意。
凄凉结局
虽然汤恩伯重新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顺带着还升了官,但是在当时国民党败退已经成为定局,像白崇禧、王耀武等人都难以挽回颓势,就更不用说他了。
尤其是在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中,其麾下的国民党部队主力被我军直接歼灭,仅剩下部分残兵败将跟随他一起退守厦门。
到了这个时候,蒋介石依然没有放弃对他的期许。
1949年5月,让他担任国防部厦门指挥所主任,7月又让他担任金门县厦门防卫部主任,10月让他去参与指挥金门战役,只可惜“烂泥扶不上墙”,汤恩伯的表现始终都没能让蒋介石满意。
在汤恩伯率领部队败退台湾之后,彻底遭到了蒋介石的冷落,不久之后他患了胃病,向蒋介石申请去日本治病,结果蒋介石直接驳回了他的报告。
当时谁都看得出来,蒋介石是准备新仇旧账一起算了,张灵甫之死加上连番战斗的失利,已经彻底让蒋介石对汤恩伯失望,再加上汤恩伯在国民党领导阶层的风评一向不太好,所以他生活的也颇为凄惨。
本就是孤家寡人,又饱受病痛折磨,汤恩伯的胃病迅速恶化,到了1954年5月,已经到了呕血的地步,直到此时,蒋介石才批准他前往日本治病。
只不过这个时候已经为时晚矣,同年6月29日,汤恩伯在日本东京都应庆义塾大学医院去世,还有人说他是被日本医生谋杀的,但真相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而蒋介石在得知了汤恩伯的死讯之后,并无多少惋惜之意,只是淡淡地说了4个字,“死了也好”。
不得不说,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可以说是他们失败的一大原因,倘若不是无人救援,张灵甫也不一定会落得个兵败生死的结局,而国民党队伍里像张灵甫一样绝望死去的人又何在少数呢?
当然,汤恩伯这种人都能顺势爬到那么高的位置,也足以证明国民党内部早已腐化,蒋介石带着这样一个政党,还想要在大陆搞独裁,自然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