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雄,被最爱的学生杀害,死前提一要求令人心痛

被窝电影网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beiwoyy.net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参加辛亥革命的英烈,大多是非常有骨气、非常铁血的英雄,其中有一位最有骨气,他被最心爱的学生杀害,死前提出的一个要求却令人由衷敬佩,忍不住落泪。

  历史记住了他,后人记住了他,他就是一代英雄——

  李蔚如

  。

  

  李蔚如

  李蔚如,子郁生,号鸿钧。1883年,李蔚如出生在四川涪陵。戊戌变法之后,清王朝深感世界大势已经变化,自强求富是挽救灭亡的必然之途,清政府于是派出幼童到美国、日本留学。1904年,李蔚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批赴日本留学的中国人。同年,李蔚如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元老之一。

  在那个风云跌宕,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李蔚如有着大多数新进志士共有的特征,他们对国家、多民族命运的思考,对欧美列强富强文明的向往一直没有停息过,他们是较早一批追求国家富强、谋求推翻清政府、开辟新纪元的人。1909年,李蔚如写下了一首诗,以铭其革命之志:

  学书学剑两不成,飘零湖海一身轻。拼将傲骨撑天地,剩有灵犀照古今。

  雪冷眉山人易老,春回歇浦我消魂。何日得扫单于墓,立马燕然为勒铭。

  

  李蔚如

  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林觉民等七十二英雄壮烈牺牲。李蔚如策划并参与了起义,起义失败之后他秘密返回四川老家,以学校体育教师的身份为掩护,秘密组织学生军、炸弹队,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同年秋,李蔚如在制造炸弹时不幸引爆,他的右眼被炸瞎,右手被炸断。学生们将他紧急送医,因为抢救及时,他活了下来。

  虽然被炸弹炸成残疾,但李蔚如没有放弃革命,没有被困难吓倒。李蔚如伤好之后,将制造炸弹的基地基地秘密转移到城郊一处地下室里,他的学生跟他一起夜以继日地制造各种炸弹,积极为革命做准备。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李蔚如和他的学生军制造了炸弹上千枚、子弹数万发。

  

  革命军

  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举国上下纷纷效仿。李蔚如率领学生军打开通远门,里应外合迎接革命军进城。重庆光复之后,作为首功之臣的李蔚如被任命为涪陵军政府司令。1915年,护国讨袁战争开始,李蔚如积极响应蔡锷,随同云南护国军一起出兵讨伐袁世凯。第二年,四川成都讲武堂成立,李蔚如担任堂长,李蔚如倾心尽力主持讲武堂事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1917年,四川各路军阀为争夺地盘陷入混战,李蔚如失望至极。总司令熊克武多次挽留,李蔚如毅然辞去职务返回老家涪陵大顺场闭门读书,退隐度日。1926年,农民运动兴起,赋闲在家的李蔚如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另外一条道路,他经常下乡走访农民,又将农民请到家中畅谈革命前途和未来世界的面貌。李蔚如深深被工农革命运动所吸引,他意识到中国的前途必然要靠工农革命运动。同年,李蔚如秘密加入组织,开始在涪陵一带开展农民革命运动。

  

  农军

  1926年6月,李蔚如建立起了一支农民自卫军。李蔚如带领农民自卫军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农会,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然而这一切却直接触犯了地主军阀们的利益,李蔚如成了地主军阀等反动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

  同年7月2日,驻守涪陵的第20军师长郭汝栋给李蔚如写来一封信,郭汝栋告诉李蔚如刘湘的大军即将杀到重庆,请老师前来帮忙出谋划策,帮助自己一同抵御刘湘的进攻。

  郭汝栋是李蔚如最心爱的学生,在讲武堂时李蔚如对这个学生一直青睐有加,多有提携。郭汝栋能从一个小兵短短几年内升为师长,没有李蔚如的举荐和帮忙,郭汝栋穷尽一生也难有如此作为。郭汝栋对李蔚如也是知恩图报,将李视为义父一般对待。

  

  李蔚如剧照

  如此关系,情同父子。

  李蔚如当然没有顾忌,但自卫军的其他人都劝说李蔚如不要去,因为今夕不同往日,郭汝栋已经当了师长,再也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再者李蔚如领导农民运动只怕已经被人泄密,此去恐凶多吉少。

  李蔚如知道此行吉凶难测,但刘湘大军压境,农军首当其冲,势如累卵。若此行能劝说郭汝栋与农军联合一起对抗刘湘,不仅能救下农军,还能争取郭汝栋。即使郭汝栋不愿意加入农军,能劝说他保持中立也可以避免农军被两面夹攻,形势如此不得不为。而且李蔚如心中相信,郭汝栋不至于如此无情。

  然而,李蔚如还是低估了郭汝栋的无情和冷血。郭汝栋提前设下伏兵,在李蔚如去探案途中截击李蔚如和他的手枪队,手枪队为救李蔚如大部分牺牲,李蔚如最终被俘。李蔚如被押往重庆后,王陵基、郭汝栋等人撕下伪善的面具对李蔚如威逼利诱,歧途劝降李蔚如,让他的农军解散,公开地下组织。李蔚如视死如归,除了痛骂郭汝栋狼心狗肺之外,丝毫不肯低头。

  

  李蔚如旧居

  李蔚如在川军中的地位极高,大部分川军将领都是他的学生。李蔚如被捕后,已经有部分川军准备起兵讨伐王陵基、郭汝栋。为避免夜长梦多,郭汝栋等人决定迅速将李蔚如杀害。

  行刑前,李蔚如要来纸笔写下了一封信,提出了他最后的一个要求:“我今日死矣,以身殉国,理得而心安。我尸运到后,不要放朽了臭人,用最小的棺材,旧衣服两件,纳入其中,一切迷信事皆不许做。

  请将棺材竖着下葬,国家不强、民族不兴,我死也要站着死!

  

  李蔚如老家

  1927年7月8日,李蔚如被学生郭汝栋杀害在黄桷垭,时年45岁。李蔚如就义后,他的遗体被部下赎回运回了大顺乡。遗体运抵大顺乡后,李蔚如的妻子按照他的遗嘱举行薄葬,但在下葬时遭到了家族长辈的反对,家族的老人认为李蔚如竖着下葬不符合传统,恐对后辈子孙有碍。

  李蔚如的妻子对长辈说道:“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这是李蔚如的遗言,他以死明志,不向一切反动势力低头,他的气节、血性足以称为英雄,为了让他瞑目,应该遵守他的遗言。最后,李家人遵照李蔚如的遗愿,将他竖着埋进了距离家门口100多米远的松林坡内。

  

  李蔚如之墓

  人物评价:

  李蔚如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李蔚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宁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李蔚如做到了。他的精神令人敬佩,他的遗愿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心痛落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