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掠夺给少数人造成了天然的权利,那么多数人就只得积聚足够的力量,来取得夺回他们被夺去的一切的天然权利。——马克思
“互换人生”事件发展到现在,维持网上热搜一年多实属罕见,但是,比“互换人生”事件更为热络的还有一个热词就是“网暴”。可以说“网暴”和“互换人生”事件形影相随,愈演愈烈。
在整个事件里,阻碍许妈彻查真相的压力来自四面八方,金果儿作为她口中自称自己“只是一个吃瓜群众”第一个吹响网暴许妈号角的网暴者,自始至终流窜在网上,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声势浩大发起对许妈的进攻。
先是扒出许妈与家人的聊天记录,掌握着许妈的行踪,就像在许妈身上安装了跟踪器似的,许妈这边刚刚坐定,那边网上已经开启了许妈的“实况”播报。
接着在“反网暴联盟”群里部署攻击方案,把电话打到许妈单位,让许妈单位管管许妈的哥哥。更为甚者,还策划亲自到许妈的九江作乱。
手段之龌龊可谓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做不到。看到郭威一家和许妈走得亲近,又打起了郭威的主意,先发动群友从郭威“不知感恩”开始,各种丑化郭威一家。
用尽了各种下作的手段。最近更是赤裸裸地挑战法律的底线,扬言如果她走了就把河南那两个小崽子带走,让他们一命呜呼,做她的童男童女。
金果儿的做法不光挑战了网友的底线,甚至触犯了法律的红线,还打着“赤脚的不怕穿鞋的”这样的旗号,公然挑衅公职人员的尊严。
金果儿之流的动作虽然可恨,大家都知道她的不实言论其实翻不起什么大浪,时间长了,大家都当她的话题是茶余饭后嚼舌根的下脚料,虽然膈应,不理会就过去了。光天化日之下,经不住太阳的直射。
然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躲在“互换人生”事件背后还有一股“清流”却在暗流涌动。这股势力让大家防不胜防。尤其是5月8日许妈的侵权案开庭,把杜妈追加为被告以来,这股暗流身着漂亮的便衣,轮番上阵,把网络轰炸得七零八落,也让广大网友三观尽毁。
与金果儿的“大白话儿”相比,这股暗流的攻击性更猛,节奏感更强烈。与金果儿的手段相比,这股暗流表面上以文人的口吻成章,却字字玑珠,噬人于无形。
他们都是身着名教授,名律师,名心理师的花外衣登堂入室。怀着对孤儿寡母悲天悯人的善良情怀,劝大家放过“弱者”。
和一早就关注“互换人生”事件的广大网友不同,看他们平台基本都在许妈开庭后兀然杀入此事件,甚至已经断更个把月的,更来不及整理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就断章取义、评头论足。
许妈说此生只欠亲生儿子,就有哲学大咖跳脚说许妈太偏激。劝许妈不要让那些不得要领的冲突冲淡了主题,先去寻求经济补偿。最后主观臆断出金句“本是一家人,相煎何太急!”
被真诚的网友纠偏后,痛下决心发誓不再涉足“姚策事件”。结果此话余热未散,教授急不可耐,出尔反尔又出来喊冤叫屈,说自己被网暴,誓死捍卫自己的权益。
有人把杜妈一家和律师在一起的照片贴出来后,众多网友群涌到律师门下力劝律师良心代理,律师不得不出来澄清。
然而律师出来更是一鸣惊人,平时严于律己的律师形象,一言既出,毁了三观。一众追求真相的网友瞬间变成了律师嘴里的蛆虫。尽管律师后来又发文澄清自己说的是网暴他的那些网友,可是,被删除了的帖子里有一句话却再也不能为他洗白。
“任何有正常思维和健全心智的人,都不会把“错换人生”强扭为“偷换人生”。阴暗和无知是阴谋论的温床,唾沫星子横飞的人很少有真知灼见。通过质疑去探究真相是好事,但质疑不能武断。”
最后一句说得多好,“通过质疑去探究真相是好事,但质疑不能武断。”可是,律师的“偷换”和“错换”论未审先判是不是有点武断了?律师的“唾沫星子”蹦出来的应该是“真知灼见”的才对呀。
律师是法律界鼎鼎有名的律师,是公众人物,他说出来的话是一言九鼎,具有杀伤力的。说得客观了会带来一群拥趸者欢呼鼓掌,说得主观臆断了也是要挨板子的。
他们的文章是有旗帜作用和节奏感的,所以,他们话不能乱说。
律师的澄清显然没有起到“澄清”的作用,无一例外,第二天、第三天频频出来澄清,痛斥网暴者,甚至拿起法律的武器,这次为自己捍卫自己的权益而战。
我们可以想见,律师的这几波操作,不管律师愿意不愿意承认,帖子的评论绝对比文章本身更耐人寻味。律师“抓”网暴者一“抓”一大把,一“抓”一个准。
与此同时,还有标有职业认证的几个心理咨询师,更是把心理诊疗桌搬到了平台,搬进了“互换人生”事件里。为许妈做心理分析,为许妈“拿脉问诊”。用看似专业的措辞,把许妈“五花大绑”架在了道德柱上,鞭笞得体无完肤。
不分青红皂白就给许妈开“药方”的这个心理咨询师,我想他也许真的是“职业病”发作了才口出狂言。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为什么有的心理咨询师自己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作者说,所有一切会动的东西都是由无数个量子组成。而量子有一个特性叫【缠绕的意念】,里面说,当你向宇宙释放一个意念,坚持一段时间,慢慢的你的意念就会实现。换言之,也就是你释放出什么能量,就会吸引回更多同等的能量,缠绕在一起。
现在主流的心理咨询遵循二八定律,患者说八,医生说二。心理咨询师长期接受了很大的负能量,而自己正能量又太小,扛不住,就这样在心理咨询的路上搭进了自己的性命!
所以,这类的还是先治愈自己为好,戴上有色眼镜,睁眼说瞎话是一种病,得治。
“互换人生”事件比金果一张嘴更毒的恰恰是那些便衣文人。正所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以上仅就事论事,没有针对谁的意思,切不可对号入座。
然而,纵观这些小作文,其实不难看出,不管他们是主动出击,还是被下了蛊,愿不愿意承认,最后的事实就是,先发小作文,看似持中立态度,积极追求真相,实则穿插一句带毒的言论,把节奏带起来,直到评论下面出现了“网暴”语,受害者妥妥收割“网暴者”。
高智者们两手一摊表示无可奈何的时候,应该也能意识到,这届网民已经不是墙头草,看到谁大名鼎鼎,就听谁的一言堂,他们更相信顺应民意的有公信力的公众人物。
希望不要辜负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民载舟也能覆舟。
更不能像一般的平民百姓随意说说了事,高智者应该能意识到,自己一言既出,带来的社会效应。
当然,那些被节奏带起来的义愤填膺者,也不要被节奏带着着了道儿。
大家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是本能,追求真相没有错,“网暴”是万万不能的。哪怕是为许妈伸张正义,也要时刻保持头脑清晰,不能口无遮拦,坏了网络的公序良俗。
总之,大家都应该回归“互换人生”事件本身和本真。无论是错换,还是偷换,真相不出,对两家当事人都是不公平的。午夜梦回,他们的余生一家活在纠结中,一家活在不“清白”中,杜妈一家也不乐意,更何况许妈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