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凡尔赛晒娃」激起群愤:星二代都这么拼吗?

突然一刻心酸的句子-好听的句子 https://www.syfabiao.com/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家宝贝身上有没有让你特别骄傲的品质?

  别急着回答,先酸一下“别人家的娃”。

  前段时间胡可晒出一段视频,是几年前安吉练琴的一个瞬间,着实给我看感动了。

  

  视频里,安吉因为弹不好琴嚎啕大哭,一边抹眼泪一边给自己打气:

  “我弹不好!总是弹不好!我这次一定要弹好!”

  没想到这个被网友称为“东北宋仲基”的小暖男,身体里藏着大大的能量。

  更没想到的是,评论区的家长们彻底酸了:

  

  现在培养个孩子太难了,家长们更是有苦说不出。

  这年头星二代层出不穷,各种神仙育儿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个视频则要接地气得多。

  

  说句实在话,想优秀总得有点过人之处。

  就像练琴,要么拥有过人的天赋,要么就得有弹上无数遍的决心。

  

  01

  这才是孩子最该学的「特长」

  我最近在想,等孩子再大个一两岁,就该让他学一门特长了吧?

  比如器乐类都讲究童子功,错过了想弥补就来不及了。

  朋友介绍给我一位小有名气的民乐老师,可听完她的想法我犹豫了。

  她给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学特长跟学文化知识不一样。孩子学会了一道题,当时就会获得成就感。

  但是学琴需要长久的自律才能小有成就,甚至可能没有成绩。

  如果说你有“孩子要是学不下去就算了”的念头,多半学不下去。

  

  老师这番话点醒了我。

  想到特长,很多人会自然地联系到升学、高考、工作……

  其实不如着眼当下,先想办法让孩子坚持下来,这才是最重要的那一步。

  几年前,胡可第一次发这条视频时是这样说的:

  “不求孩子突飞猛进,却也该细水长流地练着。

  我们不需要执着一定完美的结果,却要拥有坚持的品格。”

  

  几年之后,看着儿子在台上自信地弹奏,时间证明了“坚持”的意义。

  是啊,在漫长的人生长跑中,能站在终点的不一定是天赋异禀的,也可能是咬着牙坚持下来的。

  我想这才是支持孩子“学特长”的意义所在:

  引导他坚持做好一件事,磨练他的意志,掌握一门技能水到渠成。

  看到这,你可能想问:可是我们家孩子就是没恒心、不自律、凡事三分钟热度怎么办?

  没有人生下来就喜欢“受虐”,只是有些习惯需要从小养成。

  02

  孩子这个“毛病”,早晚需要我们纠正

  朋友圈里有位妈妈,经常看到她吐槽学琴的孩子:

  “为什么不碰琴精神百倍,一碰琴就瞌睡、浑身难受?”

  “今天弹了几次弹不好,又不想弹了。”

  “当初是他嚷着要学,现在是他嚷着不学了……”

  不难发现,这些现象不光体现在学习上。

  做事拖拉,碰到一点挫折就退缩,凡事三分钟热度……这些坏习惯的共同点就是:

  孩子很难坚持做好一件事。

  

  写到这,我忍不住想起海清的儿子蛋妞。

  海清经常在微博分享儿子的生活日常,看完你会发现优秀的孩子都很有恒心,再简单的一件事,直到做好才肯罢休。

  比如,海清想跟蛋妞玩。蛋妞却说:

  “妈妈,你要有耐心,不要对作业有负面情绪,我很快就写完。”

  

  为了不耽误功课,蛋妞在准备辩论赛的时候还要坚持完成作业,结果写到半夜。即便在飞机上也不敢懈怠。

  

  海清心疼蛋妞日常大包小包背在身上,每周还要拿出几个小时帮助同学补习功课,因为答应别人的就要做好。

  

  两个类型的孩子,两种截然相反的习惯。

  只是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会伴随并影响孩子一生。

  这些不良习惯,也是越早纠正效果越好。

  海清微博里有一条关于儿子拿游泳冠军,还是三金一银。

  

  能做到这种程度想必少不了训练,但是海清说,蛋妞以前也会偷懒。

  有一次海清陪蛋妞上游泳课,她在一旁看剧本背台词,两个人约定好当天需要完成的任务。

  没过一会儿蛋妞就跑过来说不想练了,海清没有教训他,而是对他说,妈妈的任务还没完成,得背完才能走。

  蛋妞取得如今的成绩,离不开海清的言传身教。

  人都有惰性,自律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正因为难做到所以越显得珍贵。

  那些优秀的人,无一不是自律且有恒心的人。

  03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成为有恒心的人?

  ·首先要给予孩子正确的挫折教育,多关注孩子的努力

  作为各方面素质基本定型的成年人,一件事做不好,我们有道理怀疑自己的能力。

  但小孩子处在人生的起点,也是能力的最低点。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得肯定他们的努力。

  就像以前我常说“儿子真聪明”,现在我会尽量多说“继续努力还会更棒”。

  当他在遇到挫折时,才不至于轻易放弃,而是先想想自己是否足够努力。

  

  ·让孩子从小明白:想得到任何东西,都需要付出。

  应采儿分享过她对儿子使过的心眼儿,我觉得很受用:

  有一天Jasper对她讲,妈妈我想学钢琴。

  听到儿子这么说,应采儿其实很开心,但她又觉得儿子肯定是一时的喜欢,并不是热爱。

  于是她这样回答儿子,钢琴那么贵,怎么能随便买?

  然后等到儿子跟他磨了几次,她才“终于”答应下来,但也讲明了条件:

  买可以,前提是好好学,学得好的话,生日才给你买。

  其实我们有必要让孩子明白:想做成一件事不难,但没有什么是可以轻易得到的!

  

  ·在挫折面前,大人的态度很重要

  有孩子后我发现,小孩子想做出某个决定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看大人的“脸色”。

  我们有时候觉得孩子经历小小的挫折没什么大不了。

  但对于孩子来说,也许已经算是天大的麻烦了,可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打击。

  比如我儿子学走路的时候,摔了一次就再也不走了。在我多次鼓励、承诺一定会保护他以后,他才慢慢放下戒备,再次尝试。

  所以在挫折面前,我们应该跟孩子站在同一视角,安慰、陪伴、鼓励他们。

  我有个学民乐的同学经常说,没有她爸她估计早就放弃这条路了。

  她爸当年陪她四处求师,一直陪她听课、帮她录像。虽然爸爸不会拉琴,但时间久了,爸爸竟然变成了她的乐理老师,帮她分析、纠正,给她鼓励……

  其实那些有恒心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更坚决的父母。

  不过,千万不要用权威逼迫,否则孩子非但很难坚持,反而会更加叛逆。

  尊重、鼓励孩子,让他们从坚持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内在自驱力,最终实现自律。

  

  ·引导孩子从“微习惯”做起

  有些人是天生的慢性子,但大多数拖延症源自“逃避”和缺乏时间观念。

  看过一本书叫《微习惯》,里面介绍了作者是如何从小事着手摆脱拖延症。

  当孩子遇到麻烦时,引导他先从最简单的事情入手,而不是陷入停滞。

  或者陪孩子先解决最关键的问题,缓解他的焦虑。

  再就是时间观念的培养,多在生活细节处跟孩子聊时间概念。

  比如,我儿子要求看平板或者做一些不宜长时间做的活动时,我会提前跟他商量好限定时间。目前来看,执行效果也不错,他都会言而有信,好好遵守规则。

  他最近在学刷牙,每次帮他定时3分钟,慢慢地,他也对3分钟有了一点概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得做好孩子的榜样。

  从孩子开始面对这个世界起,我们就是他的向导。

  我们既要尽力让孩子感受这个世界的甜,更要让孩子明白:放弃不难,但是坚持一定很酷。

  虽然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结果,但总有一些坚持,能从一寸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做好榜样,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摆渡人。

上一篇:

下一篇: